【球評/袁定文】(6/3遊騎兵vs印地安人)最近大家在問,印地安人的戰績領先全大聯盟所有球隊,他們究竟是不是真的有實力?如果以今天這場比賽來做標準的話,答案恐怕是否定的。
印地安人是全大聯盟主場戰績最佳的球隊,而且又遇到只是遊騎兵臨時調派上陣的先發投手Dave Bush,一開始就取得3:0領先,比賽看起來是穩勝的,但第五局開始,印地安人先發投手Carrasco就開始崩盤,他沒有辦法投出第三個好球、也沒辦法投出關鍵的第三個出局者,在第5、6局各掉3分,勝利就與印地安人漸行漸遠。
尤其是印地安人發生2次不該發生的失誤,各掉了1分,讓今天遊騎兵反而輕騎過關,贏得比賽勝利。當然遊騎兵原本打印地安人就打得很好,印地安人是不是非戰之罪?但遊騎兵在今天整體表現,真的是穩紮穩打,表現出衛冕美國聯盟冠軍隊的氣勢。
今天印地安人吞下本季第21敗,領先老虎剩4.5場勝差。遊騎兵2連勝之後,領先水手2場、領先天使2.5場勝差。
(5/18)袁博士call-in時間
Q:YuHao Tung
請問袁博士:
美國職棒有30支球隊 但每隊的球場都蓋的不一樣 而且球場的外野設計都趨向不規則 請問大聯盟都不會要求球場的規格嗎?? 還是說任由球團設計興建??
A=============(6/3)
職業棒球的就是要增加比賽的可看性跟內容的豐富度,球場設計就是一大特色的展現,如果全大聯盟30支球隊、每個球隊球場都一模一樣,那麼進球場看球就會很乏味,所以每個球場都要有它自己的特色,這是美國職棒大聯盟有趣的地方。
不過,即使每個球場不一樣,但還是要有它一定規矩,不能太大或太小,國際棒球總會有規定:中外野400英呎、左外野與右外野320-330英呎,大概以這樣做為標準。
大聯盟中有中外野420英呎的全壘打牆(編註:如紅襪芬威球場420英呎),比標準多了20英呎。多半是比400英呎多一點點,但也有不到400英呎的(編註:如巨人AT&T球場399英呎)。
除了在少數的範圍裡可以做一些距離的調整,甚至牆的高度也可以有所不同,可以作為球場的特色,增加比賽的可豐富度。我覺得每個球場不一樣,可以讓你進場看球都有不同的感受,這對職業棒球比賽非常重要。
大家除了注意全壘打牆之外,也可以看看每個球場在景觀上、在設計上,都有著不同的特色。例如印地安人著重環保,所以主場中外野是種植樹。雖然每個球場展現球隊的理念與特色,但基本上規格還是不至於太離譜。
===========
歡迎至【袁博士call-in時間】提問
http://www.facebook.com/topic.php?uid=104973766245281&topic=14
===========
<以上資料由袁定文博士講評‧民視資訊部內容加值組整理>
»http://mlb.ftv.com.tw/ (官方網站)
»http://www.plurk.com/twmlb (plurk噗浪)
»http://www.facebook.com/mlb.ftv(facebook粉絲團)
留言列表